湘美版美术第三单元第十课《通俗的浪潮》教材分析

2019-08-20 15:10

摘自:《中小学新课程标准教学资源网》

教学目标

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与美术创作的关系;了解大众文化影响美术创作的一些主要途径和方式;学会理解和分析美术作品中的大众文化因素,从而更好地认识美术创作的多元化倾向。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是从大众文化的视角来考察美术,探讨美术与大众的关系,以及大众文化如何对美术造成影响。大众文化是每个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调动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印象。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建议”和一个“思考与交流”。关于后者,在学生交流时,可能需要注意的是,鲁迅虽然提倡木刻,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从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的。延安木刻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在“大众化”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进步。讨论时要注意这些较为复杂的因素,以免过于简单。

正确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可能对完成两个“活动建议”有一定帮助。所谓“大众文化”,是指涉及面广、流行于一般大众的艺术形式。它的对立面是“高雅艺术”或“精英艺术”,也就是只被少数知识分子或贵族所欣赏的艺术。传统的文人画就是高雅艺术的例子,但是前面的课文也提到,文人画里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有民间或大众特点的因素,例如吴昌硕所画的桃子。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文艺作品,如卡通漫画、电视剧、电影、畅销小说、挂历、贺卡等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围。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可能就相对容易些了。

教学基本思路

针对大众的美术必须符合大众的趣味和价值取向,从作品的形式特征中往往可以发现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寻找那些符合大众趣味的特征。为大众的美术往往不是纯粹的欣赏对象,同时还要具有某些实际用途,这些用途也在作品的形式中体现出来。注意在作品中把它们发掘出来。

大众文化对高雅的精英艺术也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在这些作品中找出大众文化的因素,并分析那些艺术家运用大众文化的方式。美术作品的根本是它的形式美感,引导学生以作品形式为中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细致观察,进而发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教学材料分析

可以把十余件作品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大众制作的美术作品,作品本来就是大众文化中的一部分;一组是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美术作品。这也是大众文化与美术的两个基本关系。

年画是中国传统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杨柳青是年画生产中心之一。质朴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富于乡土气息和喜庆色彩,构成了年画的基本特征。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和小说的兴盛,插图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美术形式,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画家也参与了插图的设计制作,陈洪绶就是其中之一。《西厢记 .窥柬》以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层次和精美的造型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人物画作之一。

月份牌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源于上海的一种商品广告画,杭穉英是当时最著名的月份牌画家之一,《月份牌香烟广告女郎》刻画细腻、质感逼真,色彩强烈,正是月份牌的典型特征。月份牌是应上海商业发展和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美术形式,出现之后立即成为当时大众文化的重要标志。

印象派画家马奈、雷诺阿和德加则是受到大众文化影响的著名画家。《牧女游乐园酒吧》是马奈的最后一件杰作,画中的酒吧是画家、也是当时的中产阶级最常光顾的消费场所。《红磨坊街的舞会》描绘的也是一种大众化的流行娱乐活动。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酒吧和露天舞会成为艺术主题进入画面,说明了大众文化对这些敏感艺术家的影响。

劳特累克是后印象派画家,他也为舞会、表演节目等绘制招贴画,唯美主义画家比亚兹莱则投身于绘制文学著作的插图,虽然他们的作品都是艺术经典,但也是 19世纪末欧洲大众文化的体现。以上几位法国、英国画家都是日本浮世绘的爱好者,而浮世绘也是为大众设计、描绘的。